2021年12月第1期是《汉学与国际中文教育》的创刊号,兹将有关内容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本期共刊登十篇论文,其中有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刘珣先生的大作扛鼎!亦有泰国知名汉学家、农业大学吴琼副教授的力作添彩!还有西南大学杨怀源教授、上海大学杨文波副教授、西北大学张亚蓉副教授、西南大学邱睿副教授、西南大学周睿副教授等关于汉语研究、中文教学、汉学研究的精彩论述!
《辩证思维与国际中文教学法》一文认为,研究中文教学法的问题,一是要正确运用辩证思维研究如何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因素的关系,如:作为教与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作为教学路径和内容的结构、功能和文化的关系,作为教学过程的学与用的关系等;二是要在借鉴第二语言教学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汉语教学的特点,发现汉语教学的特殊规律,以创新精神建立并完善中文教学法体系;三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好中文教学法的“本土化”工作。
《泰国大学汉语专业中国文学课教学途径的探讨》一文认为中国文学课作为泰国汉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她从泰国大学多年文学课教学经验出发,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师资匹配和学生兴趣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教学建议。
《跨文化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实践》一文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在具体实践层面,要细致化地思考,需要有跨文化深度,要深入探究文化的本相;要有跨文化的广度,要实现文化的古今关联。既要讲好故事本身,也要展示讲故事的思维方法。
《埃及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字使用情况的个案研究》通过个案追踪的方式研究埃及汉语学习者“的”字的使用情况,发现埃及汉语学习者使用“的”字的语用能力在不同的语法项目中存在差异。这种对“的”字不同语用功能的理解差异导致了埃及学习者汉语表达系统的规律性特点。
《近年泰南中文学习者数量及中文水平变化趋势研究》一文基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孔子学院的汉语考试数据(2013-2020)和奖学金数据(2009-2021)分析了近年来泰南中文学习者的数量及中文水平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推广策略。
《中国国情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一文通过对中国国情教育的研究,指出了中国国情教材在内容选取上的问题,从中国国内国情类教材的统计、适用对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国情教材选择的内容,为新时代中国国情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郑武夫人规孺子>简一、二零札》一文对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简一与简二提出了新的句读,并对部分字词进行了重新解释:读“毁”为“既”;读“所”为“于”;释“焉”为“乃”。
Re-examination of Stephen Owen’s English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The Poetry of Du Fu一文关注宇文所安教授对杜甫(712-770)诗歌英译本的翻译问题,从句法、结构、意象、韵律等方面客观地揭示和评价其翻译的价值和质量,并预测中国古典文学的新倾向和海外研究的方向。
《海外楹联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管窥》一文对海外楹联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记述华人艰难奋斗历史,二是抒发华人思乡爱国情怀,三是歌颂中华神祇或圣贤功德,四是传播中华文化核心理念;并从意象选用、语料来源、艺术技法三个方面分析了海外楹联的艺术特征。
《“A也A不到哪里去”的成因及构式义分析》一文从构件、语义、来源和成因四个方面对构式“A也A不到哪里去”进行分析,基于认知隐喻投射,通过对语料分析推断构式“A也A不到哪里去”是从源构式“V也V不到哪里去”演化发展而来。
简单的介绍不足以彰显本期诸家文章的精彩之处,恳请各位略加关注,浏览一二。不求诸君读完之后拍案叫绝,诚望大家能够稍感开卷有益!
衷心感谢大家对新生的《汉学与国际中文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已出版: 2021-12-20